慶云|位於山東河北兩處交界,南鄰濟南,北近京津,為山東地區,重要交通樞紐。跟隨時間發展,慶云-演變成,當地商貿名城,致力推廣,傳統農村轉型、改革,亦加強網路、電商服務、觀光旅遊政策,改善推動,美麗慶云計畫。
“我家稻田從不施肥,不用農藥,種出來的稻米品質優良,這段時間訂購電話不斷。”日前,慶云縣淤上鄉天天樂專業合作社潘根付研發出,每畝稻田能產出1100多斤稻穀,稻穀200元一擔,每畝有2000多元收入。不過,在他的田裡,除了稻穀,還有更賺錢的。那是什麼呢?正當記者疑惑時,潘根付從田裡摸上來一個東西——鱉。“這東西是寶貝,一斤能賣200元。”
慶云旅遊目前,鱉已陸續上市,個頭普遍在0.7公斤左右,最大的達到1.1公斤。據潘根付介紹,去年他到台州考察,學習到了這個方法。今年1月份,便採購了1000斤的鱉苗,放在10畝稻田裡養殖。因鱉以稻田裡的小蟲、小魚、泥鰍等為食,養殖出來的鱉帶有一種“野味”,無論品質、口感都佔有優勢。雖然每斤的售價要200元,但還是有不少市民上門訂購,還提供給“金誠”、“香溢”等大酒店。 潘根付算了一筆賬,一畝田放養200只鱉苗,加上稻穀的收益,除去鱉苗、防盜防逃設施等種養成本,每畝田利潤可達萬元左右。
首次試水“水稻+鱉”種養模式,潘根付發現除了經濟效益可觀之外,平時打理起來也不怎麼費神。鱉可以吃稻田裡的小魚、蟲等,不僅減少了鱉的飼料和餌料的投入,還在無形之中成了水稻的“護理員”。同時,鱉又可為稻田疏鬆土壤和捕捉害蟲,它的排泄物還可以成為有機肥,水稻不再需要除草、施肥和用藥,從而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,提高經濟效益。 以前單純水稻種植,每畝收入只有兩三千元,而採用“水稻+鱉”模式之後,每畝效益可達萬元。潘根付對稻田養鱉前景十分看好,他計劃明年進一步擴大稻田養鱉規模,將養殖面積擴大。